「欸?我在家也是用手沖,可是為什麼沒有你們沖的好喝呢?」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手沖咖啡似乎是一門艱難的技巧,加上「手沖」兩字,彷彿能讓咖啡變得更美味。
但實際上,要泡出一杯令人愉悅的手沖咖啡,不僅需要嫻熟的沖煮技巧,
更需要「優質的咖啡豆」和「適當的器具」。
這次,我們要介紹手沖咖啡的三大關鍵,讓你輕鬆成為咖啡達人!
1. 優良的咖啡豆品質,成就咖啡的美味之源

優良的咖啡豆品質絕對是咖啡沖煮成功的關鍵,因為沒有好的原料,怎麼能沖出美味的咖啡呢?
大家可以想像咖啡沖煮就像烹飪一樣,首要條件是「優質的食材」,才能烹調出美味的風味。
就像廚師不可能用壞掉的食材做出美味的料理一樣,
即使你是一位厲害的咖啡師,如果使用品質不良的咖啡豆,也難以呈現咖啡的細緻風味與層次。
那麼,如何才算是優質的咖啡豆呢?
– 風味優良且瑕疵極低的咖啡生豆
– 適當的烘焙程度
– 新鮮的烘焙
但是,對於一般消費者而言,要辨別咖啡生豆的優劣並不容易,因為這通常需要經驗豐富的杯測師和烘焙師來辨別。
然而,我們之所以提及這話題,是因為我們想告訴大家:
「無論多優秀的烘焙技術,都無法取代原料的品質。」
商業咖啡與精品咖啡的主要區別,常常就在於「咖啡生豆的品質」。
其實,咖啡生豆都經過烘焙才能釋放出迷人的香氣,無論是淺焙還是深焙。
然而,如何將咖啡生豆烘焙的恰到好處,這非常仰賴烘焙師的經驗和技術。
優質的淺焙咖啡通常帶有優雅、豐富的花香和果酸風味,但過淺的烘焙或不適當的烘焙可能讓風味過度酸澀、無法入口。
相對地,深焙帶來高檔巧克力般的甘醇滑順和餘韻綿長,然而過度烘焙可能造成焦苦刺激的口感。
2. 新鮮的研磨,即時捕捉咖啡的香氣

另一個關鍵是咖啡的研磨。咖啡不僅是一種味覺的享受,更是一種「香氣的體驗」。
一般來說,若無法使用咖啡磨豆機現磨,通常會請店家將咖啡豆預先研磨好,但這樣做會導致咖啡香氣的大量散失。
因為咖啡豆磨成粉後,與空氣接觸的表面積增加,會加速咖啡香氣散失和氧化的速度。
為了保留咖啡的香氣,在沖煮咖啡的過程中使用一台合適的「磨豆機」是必不可少的。
就算是使用研磨品質不佳的砍豆機進行新鮮研磨,通常也比放置數天的氧化咖啡粉更能保有風味。
***燃木小教室:什麼是砍豆機?***
砍豆機,有人會稱為「螺旋槳磨豆機」、「刀片式磨豆機」…等,
砍豆機主要的特徵是「豆槽內會由一根像螺旋槳的刀片旋轉將咖啡豆切割、砍碎」(有點像是果汁機的原理),
優點是「便宜、大量研磨、高效率」。
但是, 因為砍豆機研磨的顆粒大小不均,會影響咖啡沖煮風味,
所以如果預算許可,我們還是會建議大家購買一台研磨品質較好的磨豆機。
大家可以參考:〔新手器材指南〕選對磨豆機,找回流失的咖啡香氣
3.適當的測量、正確的比例,讓沖煮技術更上層樓

就像先前說的,咖啡沖煮就像烹飪一樣。
如果用錯計量單位,食譜是小茶匙,但你卻拿大湯匙,那最後的口味必然和食譜或教學影片大相徑庭。
同樣地,如果每次沖煮咖啡的咖啡粉量和水量不同,咖啡的濃淡就會有很大的不同。
另外,也無從知道自己這次沖煮跟上一次沖煮的差異在哪裡,
所以,「使用磅秤」來測量每次的咖啡豆份量和水量,
能夠確保每一次沖煮的咖啡差異不會過大,進而適時的精進自己沖煮的技巧。
如果沒有磅秤,「固定尺寸的咖啡豆匙」和「有刻度的量杯」也有所幫助,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烘焙程度的咖啡豆,密度有所不同」。
大家要注意:
同樣一平匙的淺焙可能會比深焙重上個1~3克,
以一人份兩匙咖啡豆沖煮的話,落差可達2~6克。
所以,每次沖煮都用兩平匙,那記得每次都要使用「同樣的豆匙」與「同樣的沖煮份量」。
所以不管使用磅秤或是使用定量的容器,
都要記得「保持一致性」,以確保每次沖煮的結果相似,從中了解沖煮過程中細微的差異。
結語:掌握三大祕笈,
除了以上三大關鍵以外,想要沖煮美味的咖啡其實還有許多細節,例如水質、器材結構⋯⋯等,並加上「努力不懈的練習」。
但是在剛入坑咖啡時,能先掌握前面三大關鍵秘笈,每日早晨為自己和家人煮杯香味四溢的咖啡絕非難事!
不妨,現在就拿起手邊的咖啡豆和咖啡器材沖煮一杯美味的咖啡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