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坑咖啡指南】一杯好咖啡,自在家中沖泡!必備器材大公開!

最近,越來越多人享受在家中自己沖泡咖啡,但不少朋友可能對於添購咖啡器材感到迷茫、甚至覺得是一筆費用。
但別放棄!我們就用「入坑咖啡指南」,教你入手簡單器材,輕鬆沖泡出一杯令人驚豔的好咖啡!

【必備器材】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入坑咖啡最簡單的器材需求,只需要準備以下這些,你就能在家輕鬆沖泡出一杯品質優良的咖啡了!

  1. 磨豆機:咖啡磨豆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雖然你可以請咖啡店預磨,但自己磨豆才能保證咖啡豆的新鮮度,而且也能依照自己的口味調整濃淡。手搖磨豆機或電動磨豆機都是不錯的選擇,這都可以視個人需求和預算來挑選喔!
  2.  濾杯和濾紙:我們這次使用Hario V60作為示範濾杯。樹脂材質的V60價格實惠,沖煮時保溫效果優秀,是非常推薦的選擇!當然,如果你對樹脂材質有所疑慮,可以選擇其他材質的濾杯(如玻璃、陶瓷),但要記得在使用前預熱過濾杯喔!
  3. 量杯或下壺:一個帶刻度的透明量杯或下壺是必備的,這樣你就能準確控制沖煮過程中的水量,煮出理想的咖啡口感。
  4. 煮水/倒水器具:你可以使用家中任何燒水茶壺或煮水壺來煮水,以便後續的沖泡使用。

【沖煮步驟】

讓我們來看看這超簡易的居家沖煮法吧!只要按照以下步驟進行,你將能沖泡出品質良好且穩定的咖啡:

  1. 煮水:首先,煮水並做好所有事前預備工作(折濾紙、預熱濾杯、磨豆)。
  2. 挖洞:用湯匙在咖啡粉中央稍微挖出一個小洞,這是為了讓水更均勻地滲透咖啡粉。
  3. 倒水:水煮滾後,迅速且準確地倒入挖好的洞中,直到淹沒過咖啡粉的表面。
  4. 等待:耐心等待45秒,讓咖啡粉充分與水結合,萃取出咖啡的風味。
  5. 注水:快速將水倒滿濾杯,然後持續注水,讓濾杯的液面保持在最頂部(使用單點注水即可)。
  6. 移開滿水的濾杯:當下壺的刻度達到300c.c. – 320c.c.時,將滿水的濾杯移開。

【風味調整】

這次使用30公克的「淺中烘焙」咖啡豆(或相當於Hario豆匙兩平匙的豆量)進行研磨,預計沖煮時間大約在2分30秒至2分45秒左右。
那磨豆機的刻度如何調整呢?
如果最後沖煮的時間超過預計時間就是研磨度太細;反之,最後沖煮時間少於預計時間,就是研磨度太粗。
另外的判別方式是依照「口味濃淡」,如果最後沖煮的口味太重,就是研磨度太細,要調粗,
如果喝起來比較淡,就是研磨度太粗,要調細。
但這些都要視個人口味而定,絕非標準答案。

【沖煮原理】

這個方法中,我們直接將水煮滾後進行沖泡,所以幾乎能確保水溫的一致性(水的沸點100度)。
儘管在第一次注水浸泡(悶蒸)時,實際的沖泡水溫可能會在99~98度左右。
但藉由這個方法,我們無需使用溫度計輔助,就能確保每次沖泡都是相同的水溫。
而且通過「下壺的刻度(一定的容量)+濾杯的滿水量(一定的容量)=某個定值」,我們也不需使用磅秤來確認粉水比。
因為我們知道注入的水和使用的咖啡粉都是固定量。
這樣一來,就不會再遇到「每次沖煮,下壺的刻度到了,但濾杯每次剩的水都不一樣多」的困擾了。

不過這個方法較適合「淺中烘焙的咖啡豆」
因為烘焙較深的咖啡豆透過高溫沖煮較容易產生苦澀味。
但如果你還是想沖泡深焙的咖啡,我們建議先將煮滾的水放涼約一分鐘再開始沖泡。
此外,將第四步驟的等待時間延長到一分鐘後再進行後續步驟,會更適合。

這是經濟實惠的選擇!

儘管這是一個咖啡入門的指南,但相比起常常外出購買咖啡,自己在家沖泡也是相當經濟實惠的選擇。這裡為你計算一下整體購置成本:

  1. 煮水的器材是家中原有的,免費。
  2. 品質不錯且省咖啡豆的磨豆機,僅需約4000元。
  3. 濾杯+下壺整組僅大約400元,加上濾紙多花費100元。
    總計只需約4500元,你就可以在家自行沖泡出品質優良的咖啡了。(磨豆機占了大部分成本!)

一起在家享受咖啡時光吧!

此刻,外出可能讓人感到不便和緊張,但若能在家裡好好沖泡一杯咖啡、放鬆心情,絕對是不錯的享受!
無論是喝咖啡放鬆,還是親手完成一杯美味的咖啡,都是讓人愉悅的事!
你可能覺得這方法可能沒那麼精緻,但仍然鼓勵你試試看!咖啡沖泡的成品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我們非常樂意提供更多知識與技巧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