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有沒有想過手搖磨豆機的使用方式會影響咖啡的風味呢?
最近,我在網路上看見了一個問題:「使用手搖磨豆機的時候,有什麼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嗎?磨豆機要保持水平嗎?」
往往販售磨豆機的店家都會回答:「就轉就好,沒差。」
但是仔細一想,磨的快慢、入豆的角度、壓艙的豆量⋯⋯等這些都是在使用電動磨豆機時會考量的因素,
所以…真的沒差嗎?我們就一起來實驗吧!

實驗方式
·咖啡豆:衣索比亞的藝妓村 伊魯巴柏
·手搖磨豆機:泰磨 栗子SILM
這支磨豆機採用的是「雙軸承設計」 (也是大家常常覺得站著轉、躺著轉也不會有差的功臣)
因為有兩個軸承,軸心和刀盤不會因晃動而偏移,也是目前手搖磨豆機的入門要件之一
·研磨粗細度:16格
·粉水比:15g : 250c.c.
·沖煮方式:一開始都在7秒內注入50c.c.,悶蒸到45秒。然後15秒內注入150c.c.,等待至1分30秒。最後8秒內注完剩下的50c.c.,等待至1分45秒時晃動三下(圈)濾杯,等待滴漏完畢。
1. 水平磨豆 VS 傾斜磨豆:差異有多大?
首先,我們比較了水平磨豆、向左傾斜和向右傾斜三種方式的效果。
我們分成三杯,向左邊傾斜轉、向右邊傾斜轉和放在水平面上轉,
在磨豆過程中,我們得到的數據是:

很明顯的,放在水平面上正著轉的進豆效率高出不少!
那麼味道上的差異呢?

以細粉率來說,前兩者15克咖啡粉分別篩出1克和0.9克的細粉;而正轉也篩出了0.9克,
考量到只是簡單的篩粉器和磅秤誤差,我們就當作沒有差異吧!
有了對照,基本上可以確定拿斜著轉和正著轉的味道有滿明顯的落差,
水平面上轉的風味明顯的比拿傾斜著轉乾淨不少,風味也更完整。
隨著溫度降低,兩者差異會變得更加明顯,
斜著轉的兩組風味複雜度、澀感都相對明顯,而水平面上轉,茉莉花和鼠尾草的風味會更加突出,並且柔和的花香和甜感會更加飽滿。
2. 快轉 VS 慢轉:風格差異
第二組實驗我們比較了快轉和慢轉兩種方式。

結果顯示,這兩種方式的差異,並非優劣之分,而是風格上的不同。

慢轉時帶來的乾淨度和尾韻我非常欣賞,茉莉花香在鼻腔中持續綿延,香檳葡萄的甜感在嚥下後能持續十幾分鐘。
然而,熱的時候喝可能會感受不到太多風味,這是需要注意的缺點。
相對的,我的朋友更喜歡快轉的方式,無論是熱、溫還是冷的溫度,不同時間喝有各自的特色。
熱飲時,咖啡香氣更為奔放,能感受到豐富的花香、甜橙、葡萄以及帶核水果的香氣。
冷飲時的甜感更像是果汁的質感,也令人喜愛。
結語:磨豆機「角度」及「轉速」會影響咖啡風味
實驗結果讓我們確定了手搖磨豆機使用方式確實會影響咖啡的風味。
實際的原因,燃木目前也只有推論,有興趣的朋友歡迎來店內一起討論!
這個有趣的實驗,各位讀者們不妨與你的朋友們一起來試試!一同發現咖啡世界的豐富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