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入坑指南】3款居家沖咖啡濾杯推薦

咖啡的沖煮有時可能會讓人感到有些複雜,卻又想輕鬆在家沖咖啡,那該怎麼辦呢?
那麼你絕對不能錯過這三款居家沖咖啡的濾杯。
它們不僅操作簡易,而且品質穩定,帶來絕妙的咖啡口感!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咖啡濾杯吧!

一、Clever Dripper 聰明濾杯


「聰明濾杯」,絕對是簡易咖啡沖煮的頂級利器!
其優點包括:「操作簡便、易於清洗、容錯率高,且不需其他咖啡器具輔助」
對於居家沖煮一杯美味咖啡,您只需準備聰明濾杯、磨豆機和濾紙,就能在忙碌的早晨輕鬆沖泡出美味咖啡。

沖煮方式: 以燃木的使用方式,使用30公克的咖啡豆(約三平匙),
並選用中偏細的研磨刻度(大約等同小飛鷹刻度3號)。
然後將88~90度的熱水倒入聰明濾杯頂端(約400c.c.),
蓋上蓋子,等待4分鐘後,再將咖啡倒入共享壺中。

然而,聰明濾杯也有一些缺點:
由於它偏向「浸泡式萃取」,咖啡風味可能相對較平淡,甚至有些許悶悶的味道。
而且咖啡的風味層次變化不太明顯。
此外,聰明濾杯的體積較大,在收納時有點不方便。
不過,若您希望體驗更多咖啡風味的變化,不妨考慮下面這兩款咖啡器具。

二、Melitta AF-M 系列濾杯

Melitta AF-M 系列濾杯可能是較少人使用的品牌,但它絕對是經典且好用的咖啡器具。
延續了Melitta品牌的傳統精神,這個濾杯的設計和做工確實有其獨到之處。
經過燃木長期的測試,
Melitta AF-M系列濾杯有以下幾個優點: 「體積小、價格親民、份量設計精確,風味香氣紮實」
不論是2-4人份的濾杯價格都在400元左右,且無需使用手沖壺等輔助器材,所以總體的器材費用會比聰明濾杯再少一些。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Melitta AF-M系列濾杯的設計能減少水位對流速的影響。
相較於其他濾杯,水位高時流速會快,水位低時流速會慢。
但AF-M系列的出水孔設計使得高水位時流速受限,而虹吸效應設計也讓水位低時能保持一定流速。
這保證了風味紮實,同時避免梯型濾杯高水位時可能出現的雜味、澀感。

沖煮方式:
Melitta的豆匙一平匙約為一人份(約6克),燃木這次是使用AF-M 1X1的濾杯,1~2人份的濾杯。
一開始,先將兩平匙的咖啡豆研磨成粉後,
將濾紙放入濾杯中浸濕(記得這步驟喔! 因為濾紙和濾器足夠貼合,虹吸的效果才會好!),
然後用90度左右的熱水將所有咖啡粉淋濕,並做悶蒸約40秒。
最後倒入熱水至濾杯滿水位,約200c.c.,即可完成一杯風味飽滿、層次豐富的咖啡。
與聰明濾杯相比,Melitta AF-M濾杯的風味更豐富,層次更多,且注水後可以自行滴漏,不需等待四分鐘再將咖啡倒入壺中。

三、KALITA WAVE蛋糕濾杯

若你希望在家中沖煮咖啡時,保有沖煮咖啡時的「儀式感」又不想太過複雜,那KALITA WAVE蛋糕濾杯將是你的不二之選!
它不僅以其風味均衡且細膩的口感聞名,更擁有外型優雅精緻的特色,讓您沖泡咖啡時擁有絕佳的視覺及味覺饗宴。
KALITA WAVE蛋糕濾杯的風味是三者中表現最為均衡且複雜,層次感最豐富。
但這款濾杯相對需要較為完整的手沖工具輔助,如手沖壺和有精確刻度的下壺或磅秤。
由於它整體偏向快速過濾式萃取,使用手沖壺能更方便地控制沖煮過程。

值得一提的是,蛋糕濾杯的濾紙價格較為昂貴,換算起來比其他類型濾紙貴2~3倍。
但考量到它所帶來的風味和視絕享受,許多身邊的朋友及家人仍選擇在日常沖煮使用KALITA WAVE蛋糕濾杯。

總結來說,在品質穩定的前提下,這三款咖啡濾杯絕對是居家沖煮咖啡的上上之選。
這些美妙的手沖咖啡濾杯將帶給您視覺和口感上的絕佳享受,且操作簡易,省時又好喝。
無論是剛入門的咖啡愛好者,還是想對咖啡有較深入的研究,這些濾杯絕對推薦你來嘗試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