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萃取大揭密,Rao spin沖煮法的風味之旅!

近年來,咖啡界掀起一股風潮,一種名為「Rao spin沖煮法」的沖煮方式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
這個沖煮技巧最早由James Hoffmann(2007 WBC世界咖啡師大賽冠軍)開始使用,後來因為Scott Rao的分享而得名。
許多咖啡店家和咖啡愛好者都驚訝地發現這種沖煮方法帶來的卓越成效。
現在,我們就深入探索「Rao spin沖煮法」的神奇之處,以及如何解決了過去沖煮中「萃取不均勻」的難題吧!

Rao spin沖煮法:「搖晃」創造均勻萃取
在沖煮界中,「萃取不均」的問題被視為大忌,因為這其中存在「部分過萃」和「部分萃取不足」的情況。
然而,「Rao spin沖煮法」以其獨特的「搖晃」方式打破了這一限制。
透過「搖晃」製造離心力,利用「離心力」均勻分布咖啡粉層,大程度減少「通道效應」的發生,
並且破壞了附著在濾紙上的「粉牆」。
這樣的方式確保了咖啡的均勻萃取,為咖啡品質奠定了穩定的基礎。

「萃取均勻等於最美味嗎?」

面對「Rao spin沖煮法」所帶來的穩定品質,
我們不禁思考,均勻萃取是否代表「最美味」?
「Rao spin沖煮法」似乎將「手法」的不穩定因素從沖煮中排除,使我們輕鬆控制咖啡的品質。
然而,對於咖啡沖煮的玩家以及咖啡愛好者而言,這或許會減少了咖啡沖煮的樂趣和挑戰性。

儘管「萃取不均」一般來說被視為沖煮咖啡上的忌諱,
但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其實不均勻性也可能帶來風味的層次性。
假如一杯均勻萃取的咖啡,每顆咖啡粉都被釋出相同的風味,
那這杯咖啡風味分佈會非常明確,就是在20%萃取率時應當會「被強調」的風味。

‘強調’這個概念在品飲中很重要的,因為儘管我們萃取出了很多風味,但不是每個人都有細膩的味覺和嗅覺。

這也是為什麼在沖煮咖啡時,「強調」特定風味非常重要。
雖然透過「Rao spin沖煮法」的「均勻萃取」,我們可能萃取出了「草莓味、香草味、巧克力味」,
但由於此時的酸甜分布和濃度,導致我們品飲到的大多是「草莓味」,而其他風味幾乎難以察覺,
這也是「Rao spin沖煮法」的咖啡總是會有某種特定風味極度突出。

透過「萃取不均勻」探索更多風味層次
這時,似乎就更能發現「萃取不均」的樂趣了!
「萃取不均勻」的樂趣就在於,由於每個粉粒的萃取程度都不一致,被「強調」的味道相對不會這麼突出。
假設,在20%萃取率時,「草莓味」會被強調。
但透過「萃取不勻」,有機會喝到16%萃取率時的花香、17%萃取率時的香草、
20%萃取率時的草莓、22%萃取率時的巧克力、24%萃取率時的微微草本苦等多樣風味,
通過適當的拿捏,儘管特定風味的強烈程度遠不如均勻萃取的咖啡,但風味的層次感和圓滑度卻會大幅增加。
這也是為什麼選購好的磨豆機所強調的,從來不是研磨後「咖啡粉粒徑的完全一致性」,而是研磨後「咖啡粉粒徑穩定的分布」
這除了能讓一杯咖啡風味不再單調乏味,也透過「萃取的不均」增進一杯咖啡的豐富性及細膩度。

結語

「Rao spin沖煮法」利用「搖晃」來達成均勻萃取的沖煮方式,降低了咖啡沖煮上遇到的問題,
但「萃取不均勻」卻也能帶來了更多咖啡風味的體驗。
無論您是追求穩定風味的咖啡愛好者,還是熱愛探索咖啡風味層次的咖啡玩家,這個「Rao spin沖煮法」都值得一試。
讓我們一起踏上多重風味的咖啡之旅,品味每一杯帶有獨特韻味的咖啡,享受沖煮的美好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