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品味指南:咖啡中的奧妙酸質 「Acidity」

十年前,一位初嚐咖啡的新手會對淺焙咖啡的酸味驚呼「好酸!好酸!」,
但隨著淺焙咖啡的流行,「這不太酸,有沒有酸一點的?」成了咖啡師們常見的要求。
不過,淺焙咖啡的酸味依然難以被部分家中長輩所接受,
但有趣的是,假如他們不知道這是淺焙咖啡,有時候他們也會喜愛淺焙咖啡的風味。

在咖啡領域中,「Acidity」──是在精品咖啡中是相當重要的評分項目,也稱為「酸質」或「香酸」。
那「Acidity」和我們日常聯想到的「Sourness」到底哪裡不同呢?

Acidity vs. Sourness

平常,「Acidity」或許會令人聯想到「Sourness」,但在咖啡領域中,兩者卻有所不同。
咖啡中的「Sourness」通常是由於生豆混入發酸的豆子或未熟的果實、不然就是烘焙程度過淺所造成。
而「Acidity」則指的是一種清新、活潑且鮮明的酸味,讓咖啡的風味更豐富。
但是,最終的評斷標準仍需回歸於個人的感官體驗,即「這個『酸』的『質地』有沒有讓人感覺到不悅?」

酸的奧妙:追求「質」而非「量」

但這樣的定義似乎正確,卻也顯得沒那麼客觀。因為每個人對於「酸」的承受度不盡相同。
或許,有些人喜歡檸檬的尖酸,又有些人喜歡櫻桃的果酸,抑或是有人深愛食用醋的醋酸。
對於燃木而言,最簡單的方式是回想起初接觸咖啡時,是否能接受這樣的「酸」?
或者看看那些未受精品咖啡訓練的人,他們是否能接受這樣的「酸」?
例如,家中的長輩通常無法接受咖啡中的酸味,
但對於烘焙適當、品質優異的衣索比亞、巴拿馬甚至是肯亞地區的咖啡卻能接受。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對他們來說,這些咖啡並不酸,只有很棒的「水果味」。
雖然這些咖啡的酸味依然存在,但質地細膩柔和,且搭配足夠的甜香,就變為大多數人能接受的風味了。

咖啡杯測師:將「質」轉換成「值」

但是,咖啡風味的優異與否並不僅僅侷限於杯測評分表上的分數,更在於是否能讓大眾感受到咖啡的魅力。
而一位咖啡杯測師的責任就是將複雜難懂的「質」轉化為大眾易懂且正確明瞭的「值」。
所以,一杯真正的好咖啡不只是讓專家點頭讚賞,同時也要能讓大眾品嘗出其獨特之處。

結語

最後,品味咖啡的「Acidity」是一項多樣且豐富的風味體驗。
不同的咖啡風味,就像繽紛多彩的畫布,讓我們在咖啡的世界裡遨遊。
也讓我們放下成見,用開放的心態來嘗試不同風味的咖啡,感受其中奧妙的酸質變化。
無論傾心的風味是刺激尖銳的勁酸,還是柔和高雅的果酸,
在咖啡世界裡,我們追求的是咖啡為味覺體驗帶來的「質」而非「量」。